江南体育
  • 产品名称 : 陕鼓动力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时间: 2023-08-19 16:15:54 |   作者: 煤气加压风机

产品描述

  2022年以来,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坚持“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理念,坚定长期业务布局,攻坚克难,趁势而为,发扬“飞夺泸定桥”精神,以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持续构建支撑企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与业务转型的产业核心能力与基础管理支撑,助推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报告期内,企业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在研发技术方面,公司透平技术国内领先,签约世界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项目,该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乙烯“三机”大型装备新领域技术获得突破,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开发研制方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具备了向百万吨及以上规模等级乙烯装置提供乙烯三机组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空分技术实力国际领先,全新型十万等级空分压缩机成功试车,单套机组每年节约用电量600万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1,8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73吨以上。首创汽电双驱三合一顺酐机组技术,使综合能效较传统工艺方式提升4%~5%,大幅度降低用户工艺耗能,助力石化行业绿色发展。自主研发单级悬臂独立支撑压缩机,较传统的双支撑压缩机成本更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在强化经营管理方面,公司继续深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履约体系,提升系统方案的履约交付能力,强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执行管理,做到精准履约。报告期内,公司以“一流水平、最短工期”为目标,持续提升从机组总承包延伸到工艺流程装置的单元工程的设计能力,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工程精益化管控,持续减少相关成本,并根据现场真实的情况提供差异化的安装施工及调试方案,实现百分百精准履约。通过强化海外项目全流程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多个海外项目受到客户政府机构的认可和赞扬。

  第三,在国际化方面,公司借助全球产业增值链体系、全球金融体系、全球研发体系、全球营销体系,开拓海外市场资源。公司通过抢抓“借船出海”、直接出口海外市场机遇,已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公司签订国外某公司电拖乙烯压缩机项目,实现公司首套乙烯介质EG机型新突破;公司签订国外某公司天然气增压机项目,实现公司压缩机组在中东地区天然气增压领域首次出口新突破;公司签订国外某公司5,499立方米高炉配套BPRT项目,实现公司全球首台套反送电BPRT机组新突破;公司签订国外某公司2×2500m3高炉EPC工程建设项目配套能量回收同轴机组(BPRT机组)和脱湿装置,实现公司全球最大BPRT出口新突破,占领了海外市场的制高点。

  当前,我们国家的经济运行仍面临多重压力,外部环境延续复杂局势,工业回升基础仍不稳固。国务院出台《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等六方面提出33条措施,最大限度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装备制造业生产投资和经济运行加快回稳。

  同时,在国家深入推动“30-60”双碳目标,加快气候环境变化应对背景下,传统的冶金、化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碳减排、超低排放改造、工艺流程优化、供能结构转型、智慧能源服务等需求增加,匹配资源禀赋和企业提质增效的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的智慧绿色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将有更广阔的需求。

  公司聚焦市场客户的真实需求,从全流程全区域供能、用能、能量转换的方面出发,运用“5+3+C(降碳)”能效指标优化分析法,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集设备、EPC、服务、运营、产业增值链、智能化、金融七大增值服务为一体的“1+7”智慧绿色系统解决方案,全面服务于储能、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电力、顺酐、硝酸、发酵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一带一路、智慧城市等诸多领域。

  公司自主研发的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硝酸四合一机组、空分机组、汽轮机等多项高效率节约能源环保能量转换装备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两高”流程工业领域;以“一流水平、最短工期”的工程业务,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包括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机电设施安装、节能项目诊断评估和能效分析、能量转换系统及节能环保工程等的系统工程方案和交钥匙服务;面向用户工艺全流程,提供包括设备委托管理、备品备件零库存业务、安装调试、升级改造、检修维修、维护保养、透平专用润滑油、自动化系统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高效、长周期、低成本系统服务;开展气体单元、发电单元等能源基础设施专业化运营服务,明显降低用户成本,为用户创造效益价值;打造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三大体系,为用户更好的提供面向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金融服务体系以产融合作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聚集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投资运营、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个性化、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

  公司紧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向智慧绿色能源领域的转型实践,创新“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方案,破局传统能源体系,从能源生产、输送、配给、转化、消耗五个方面,构建一套完整的能源体系,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侧互联,实现从供给端到需求端能源系统的互联互享,有效助力区域能源安全、绿色、低碳、高效、智能发展,引领综合能源服务新方向,落实“碳中和”目标和“零碳中国”行动。目前,公司创新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方案已获得多项授权专利,并已经实现落地,发挥综合能效指标最优化和绿色高效低碳节能最大化。

  同时,聚焦工业和城市发展的痛点和难点,公司持续优化基础能源互联岛、专业基础能源互联岛、专业能源互联岛三个层次的能源互联岛综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将陕鼓先进的储能领域透平技术与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能源互联岛技术相结合,先后打造了系列工业能源互联岛、城市能源互联岛等多场景应用能力,为工业和城市发展需求提供低碳节约智慧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系统综合能效指标优化提升和低碳绿色节能减排高质量转型。

  公司采购涉及透平压缩机装置系统所需要的外部协作以及电机、变频器、汽轮机、齿轮箱、润滑油站、冷却器等配套产品。公司不断引入国内外优秀供应商资源提高供应链竞争力,并按照合规管理要求,通过招标、比价、协议价等方式选择供应商合作。通过欧采中心、印采中心开发国外供应商资源,引入调节阀、齿轮箱等供应商。此外,企业为实现用户需求,提高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选择方案。

  公司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规格品种多、单件小批量的特点,因此公司严格采取“按单生产、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按照销售订货合同,编制年度产品履约计划,在满足约定条款后,下发产品投料计划,生产管理部门按照产品履约时间的不同,充分平衡产能负荷,统筹生产任务安排,科学编排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进程,确保产品按期交付。

  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推进制造智能化建设的进程,建成并运行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完成部分制造环节的数字化改造,MES系统一期工程在叶片制造工部建成投运,二期工程正在实施。与此同时,公司通过持续的过程精益改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持续增强,公司的生产制造模式正逐步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益化。

  公司目前销售市场覆盖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销售模式,业务范围覆盖高效环保能量转化设备、EPC工程总包、工业服务、专业化综合运营、智能化、特色产业增值链、金融服务等领域,公司结合用户特点,提供个性化金融方案、工厂运营方案,满足用户系统需求;在海外市场,公司联合国内大型设计院及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协同出海,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公司深挖大客户资源,加强海外机构建设,强化当地系统销售能力。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和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双重拉动下,公司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源于制造,超越制造”创新发展,向“制造+服务”的方向延伸,服务型制造转型经验获得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和中机企协等广泛认可与推广,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陕鼓模式”多次被写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以及《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西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出推广陕鼓“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应用和推广发展新业态。

  面对装备制造业加快提质升级,高能耗、高排放工业低碳绿色转型,新型能源系统结构调整等市场需求变化,公司充分发挥能量转换装备和能源基因优势,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瞄准能源高效利用和环保降碳减排中的痛点和难点,持续升级“专业化+一体化”的低碳绿色智慧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离散型制造业、流程工业、工业园区、智慧城市、一带一路等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力赋能。其中,在储能方面,公司拥有储能领域必备的压缩机组技术、膨胀机组技术及储换热三大核心技术。在国家推进绿色低碳清洁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长效的新发展环境下,作为储能领域的战略布局转型实践者和系统解决方案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凸显积极成效,带来市场新机遇和强劲驱动力。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聚焦主业和长期业务,持续深化转型,加速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不断强化“1+7”核心竞争力,在重大转折下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同时,公司深刻践行“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的市场理念及“用户永远是对的”市场价值观,自我加压,追赶超越,不拒绝市场,着力构建长期业务;持续构建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不断强化支撑企业快速发展与业务转型的产业核心能力与基础管理支撑,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专业化+一体化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方案,不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持续聚焦分布式能源细分市场用户需求及需求的变化。为满足流程工业、智慧城市、一带一路海外市场等领域和用户专业化、个性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需求,公司积极到用户一线进行研发,持续强化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核心能力,用“5+3+C(降碳)”的能效指标分析法和公司“1+7”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综合能效指标的“最优解”,为客户量身打造了节能降耗、绿色低碳、高质高效、智慧互联的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助力用户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公司持续不断强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金融能力,加强业务风险控制,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聚集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投资运营、融资租赁、买方信贷等个性化、专业化金融解决方案,为公司及分布式能源产业生态圈上下游合作伙伴与客户提供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2、以分布式能源为圆心,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智能化等产业能力全面提升

  持续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延伸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智能化等业务触角,创新商业模式,强化了分布式能源领域专业化核心能力。同时,公司以服务型制造转型夯实核心能力,实现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设备、工程、服务、运营、金融、智能化等产业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设备方面,公司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国际合作资源,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开发研制方案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世界最大轴流压缩机AV140一次试车成功,该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H轴流+离心”复合式10万Nm3/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成功试车,标志着公司在空分领域总体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多轴压缩机国产化实现突破,大型空分、硝酸四合一、大乙烯等领域研发成果已处于技术爆发的临界点,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在工程产业方面,公司持续以“一流水平、最短工期”为目标,持续提升工艺流程装置单元工程的设计能力、优化供应商管理和加强工程精益化管控,为客户提供优质工程;公司以PC、EPC、BOO、BOT等多种合作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公司实现海外委托运营新模式,签订湿法冶炼领域交钥匙工程,签订顺酐领域首台套工程总承包项目、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首台套工程总包项目、国内兰炭行业首台套超高温亚临界发电EPC项目等。

  在运营管理方面,深挖用户需求,不断加强“减碳降碳”相关技术、系统技术、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构建,保持气体运营技术领先,在运营项目不断实行技术改进、能效优化和安全管控等多方面的提升;探索进入稀有气体和特种气体领域,形成多元气体经营结构;公司不断加强运营项目管理,完善项目管控体系,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实现对不同阶段项目全覆盖和差异化精准管控。

  在服务方面,为用户提供分布式能源系统服务、专业化维修及升级改造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远程诊断、备件零库存等,即系统解决方案的服务和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持续聚焦分布式能源市场,深挖石化、煤化工、冶金领域节能市场潜能,立足环境治理、节能增效技术,推动新技术市场转化,通过外引内联,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进服务技术体系的模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进程,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快速复制和叠加,不断提升基于客户满意的解决方案能力。

  在资本金融方面,面临宏观经济形势及行业周期性波动的局势,公司贯彻发展战略,立足核心主业,把握投资机会,以提升公司主营业务核心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金融方案,完善金融配套服务系统,搭建资本化平台,实现产业资源、金融资源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积极稳妥的开展资本运营,提升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分布式能源市场开拓。

  在智能化方面,公司通过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实现了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通过IPCC、EAOC、IMO等系列化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定制化、全流程的能效优化、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及预感知产品与服务,已在流程工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

  在国家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公司不断转变营销理念,通过聚焦用户需求和需求变化,积极挖掘市场信息,不断完善市场策划体系,持续探索基于市场策划的精准营销模式,加快推广智慧绿色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强化分布式能源领域市场开拓的主导地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紧跟“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聚焦沿线区域市场,进一步开拓和深耕海外沿线、聚力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陕鼓模式”获行业认可

  报告期内,“陕鼓模式”多次被写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西安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并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可和推广,西安市委市政府举办“推广‘陕鼓模式’深化‘服务型制造’助推产业强市建设启动大会”,并出台支持陕鼓高质量发展十七条措施。

  2022年,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坚定发展信心,勠力奋进、精诚团结、蹄疾步稳,加速开拓分布式能源市场。通过抢抓分布式能源市场新机遇,公司迎来了软硬实力最好的发展时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2022年,公司针对碳中和、碳达峰等产业发展机遇,结合客户的真实需求,完善各细分市场策划,强化提升满足客户需求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持续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解决用户产业转型升级难题,助推用户高质量发展。

  在新市场领域,公司持续策划新工艺、新市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压缩空气储能、冶金全流程、石油化工、钢焦一体化、CO2捕集、兰炭发电、工业高性能材料、有机化工原料、生物发酵、催化裂解、丙烷脱氢、氪氙(稀有气体)提取等领域实现突破。

  在海外市场领域,公司通过抢抓“借船出海”、直接出口市场机遇,在多个市场领域实现首台首套业绩突破,如天然气管线机组和乙烯压缩机的首次出口、全球最大BPRT出口业绩、印度市场最大空分机组等,有效提升了公司海外品牌知名度。

  报告期内,公司依照聚焦分布式能源战略深化转型要求,不断开展新技术研究,完善技术体系,提升国产流程工业大型核心动力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强化支撑“1+7”业务的技术研发工作,全年共计完成技术研发97项。公司贯彻“一线研发”的新理念,由技术总监、技术副总监深入用户现场,了解问题,调研客户新需求,制定“一线研发”课题,解决客户痛点,各业务团队共计立项课题79项,累计立项课题达241项,累计完成课题214项。

  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凭借在压缩机领域多年的技术深耕,已经构建起压缩空气储能必备的大型高效压缩机组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凭借在大型节能高效压缩机设计制造方面的核心优势,结合电力领域的痛点和需求,采用成熟的、技术国际先进的轴流压缩机及离心压缩机产品,为用户量身定制超大型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空气压缩系统解决方案,完成了300MW等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压缩机组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具有效率高、工况调节范围宽、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压缩系统多缸整体效率达到90%。开创了大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绿色、零碳、高效、经济、应用场景灵活的新路线,公司参与制定的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电站系统综合电-电转换效率达到70%以上。公司方案让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的商业化应用有了牢固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签订世界首台套单机容量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项目,该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为储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示范作用,为能源绿色高效利用以及“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产生积极的助推作用。

  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技术先进,为乙烯工业高质量国产化发展再添新动力300152)。

  乙烯工业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司基于数千台套石化领域压缩机组设计、制造、运行所积累的完整成熟技术体系,采用新型单轴计算软件、高精度物性软件、高效模型级系列等核心技术,完成了120至150万吨/年乙烯三机组的系列化技术开发。公司完成的百万吨级乙烯装置三机组开发研制方案,于2023年2月份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机组方案满足乙烯装置多工况、高效率、宽调节范围的运行要求,确保机组运行可靠,与工艺系统匹配优良,标志着公司在乙烯“三机”大型装备新领域技术获得突破,进一步推进了乙烯“三机”等石化重大装备的国产化进程。

  公司首创汽电双驱三合一顺酐机组技术,通过将原工艺流程中副产的大量高品质蒸汽进行回收利用,直接驱动压缩机,使综合能效较传统工艺方式提升4%~5%,大幅降低用户工艺耗能,促进顺酐原料化工市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公司为某用户提供的15万吨/年单线顺酐项目配套的汽电双驱三合一机组已顺利投运,该项目为全球最大的已投运单线顺酐项目,项目投运后将有效缓解国内可降解塑料原料(环保材料)供应短缺。同时,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公司成功构建了大功率、高参数(20MW级)抽气背压式汽轮机设计及制造能力。

  公司为国外某钢铁公司5,580立方米高炉提供全新的TRT装置,该项目是公司第三代湿法TRT技术的首次应用,实现运行效率93%的目标,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为国内某钢铁集团4,800立方米高炉技术升级配套的3G-TRT产品成功投运,该项目为第三代超大型干法TRT技术的首次应用,运行效率达到91%以上。

  公司应用高压比轴流压缩机技术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型“3H轴流+离心”复合式10万N立方米/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AEZ型混流式压缩机成功试车,该机组具有级数少、重量轻、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整机运行效率优等突出优势,经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机械性能和热力气动性能符合相关国际标准要求,机组各项指标优于设计值。该机组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单套机组每年节约用电量600万千瓦时以上,节约标煤1,86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73吨以上。目前,公司已形成空分全领域全流程解决方案,涵盖2~15万N立方米/h制氧等级,公司空分机组既可以实现单层布置,又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标志着公司在空分领域总体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为生物发酵供风及余热综合利用领域开发蒸汽发电联合压缩机组(SPC),该机组实现了轴流压缩机、汽轮机、电动/发电机同轴布置,替代传统的汽轮机+轴流压缩机和汽轮机+发电机的分轴布置方式。通过技术创新为生物发酵流程工艺中的压缩机组驱动以及蒸汽利用创新性提出了新的机组模式,实现流程用空气、蒸汽及压缩空气余热高效合理平衡利用,大大缩减生物发酵生产运营成本,引领生物发酵领域采用组合机组技术,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全国产化多轴压缩机的新产品应用及新技术开发,进一步扩大多轴压缩机配套多轴齿轮箱的国产化技术研发及应用范围。应用于1.8万等级空分装置的5轴增压机为公司配套国产多轴齿轮箱轴数最多的多轴压缩机;应用于3.5万等级空分装置的15MW级空增一体机为公司配套国产多轴齿轮箱机型最大的多轴压缩机。

  公司开发适用于大流量高压比工况的单级悬臂压缩机,较传统的双支撑压缩机成本更低,并能够满足丙烷脱氢装置、聚丙烯装置、聚乙烯等装置工艺流程对设备运行可靠、平稳的特殊要求,提升了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已成功中标多套机组,打破了国外对该机型的垄断。

  报告期内,公司主导并参与各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获批发布标准62项,其中国家标准26项,行业标准16项,团体标准18项,地方标准2项。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技术壁垒,促进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00件,其中发明68件,实用新型315件,外观设计17件。公司累计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58件。秦风气体专利申请受理数3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取得《一种基于空分系统的氩气回收方法及系统》《一种空分空压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方法》2项发明专利;参编团体标准4项,行业影响力及软实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特大型高炉鼓风高效节能装置技术”入选工信部国家工业和通信业节能技术装备产品推荐目录;“液化天然气(LNG)用混合冷剂压缩机”等2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空分装置配套空增压一体机汽电双驱同轴机组(MCRT)开发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中国节能协会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煤气透平与电动机同轴驱动高炉鼓风机装置(BPRT)”被评为陕西省工业精品;“36万吨/年硝酸四合一机组研发及应用”等2项科技成果荣获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特大型高效节能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研发及应用”科技成果经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能量回收透平耦合汽电同驱高炉鼓风机组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BCRT)”、“防爆抗腐蚀酯化循环气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经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鉴定,整体技术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国内领先水平;“航空装备高空试验台气源用AV140大型轴流压缩机组”、“高压比轴流压缩机关键技术及样机研发”等5项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签订华北地区某公司IGCC增压机组优化项目,该项目首次采用公司多轴机组替换原有某厂家单轴增压机组,属于公司煤化工领域大型空分机组改造首台套项目,是公司空分增压机单轴改多轴方案在国内大型空分机组改造市场的首次应用,该项目的签订对公司拓展煤化工领域服务市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签订华东地区某公司10万吨硝酸四合一机组改造项目,该项目是公司在硝酸行业尾透性能提升改造服务市场的首次突破,对于推动国内硝酸四合一设备尾透机组性能提升、持续扩大公司硝酸领域服务市场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签订西南地区某公司烧结余热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利用用户原有烧结主抽风机及相关配套设施、基础等进行SHRT同轴拖动机组优化改造,通过应用公司“5+3+C”分析法,落地公司“1+7”系统解决方案,对用户显性需求和隐形需求进行深入发掘,提供系统能效提升方案,助力用户提质增效。该项目的签订对于冶金客户烧结产线改造类服务市场的开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低顶温冶炼服务改造项目群取得新突破。针对冶金客户低顶温冶炼的趋势变化和新需求,公司制定针对性低顶温服务改造系统解决方案并先后在江苏、山东、河北、西北等地区多个项目实施,此项目群的落地是公司落实“要为客户找产品,不为产品找客户”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不仅为公司服务市场发掘了新的增长点,也为用户透平机组持续长周期稳定运行、持续创造效益提供了保障,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4个维保项目,量身打造一体化服务维保模式创新标杆,一体化区域维保模式凸显。公司为某钢铁企业量身打造定制化维保模式——设备诊断分析、检修、备件一体化服务,助力客户解决改造转型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该项目为公司在东北地区的标杆项目,对公司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公司聚焦、跟踪了解客户气体产量与需求的关系,对气体产量富余的客户,推广液氧提取稀有气体装置,为用户降本增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2022年公司先后与江苏两家钢铁企业气体厂、河北某钢铁企业气体厂签订稀有气体提取装置工程合同,为钢铁企业气体厂降本增效提供新方向,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持续推广价值。

  运营业绩创业绩之最。报告期内,秦风气体充分发挥市场调研作用,加大市场开拓力度。2022年,秦风气体营业收入创业绩之最,供气总规模创历史新高。秦风气体首套氪氙液生产线正式投产并实现收费,首个全液化项目-铜陵气体4,500立方米/h全液体空分项目正式投产并实现收费;铜陵气体与某企业签订气体供应合同,管道气二次开发业务再突破;建立自主设计技术体系,并在秦风气体某4万Nm3/h空分项目首次实现空分装置部分自主设计;秦风气体首个智能化工厂在“扬州气体”落地。

  海外新能源领域总包项目新突破。公司承包国外某公司11,000吨(镍钴)/年电池级硫酸镍钴总包项目,该项目采用第三代先进HPAL高压酸浸工艺,产出三元电池前驱体材料,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公司在海外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领域市场开拓新局面,赋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公司正在助力该客户建设全球第一个湿法冶炼循环经济一体化园区,同时公司在该领域掌握了废渣资源化利用、能源梯级高效利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可为用户提供以红土镍矿为资源的火法耦合湿法冶炼的循环经济园区开发综合一体化方案,着力打造绿色、低碳、无渣化、可循环、智能化的新能源产业新格局。

  首台套顺酐总包项目新突破。公司承包某公司6万吨/年顺酐EPC项目,该项目为公司顺酐领域行业首台套工程总承包项目,是公司在石油化工领域短流程工艺单元工程总承包的首次突破,项目采用先进的连续性溶剂吸收工艺,顺酐吨产品溶剂消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公司后续进一步开拓10万吨/年及以上大型顺酐装置及新的石油化工工艺单元总承包提供了宝贵经验。

  综合能源利用总包项目新突破。公司承包某公司多能融合示范项目EPC总承包项目,是公司首个含微风发电的综合能源利用项目,也是首个含平板型光热集热器的项目。该项目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耦合空气能、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并从需求侧出发,使用空气源热泵、平板型光热集热器、微风发电等设备,按照能源综合利用、多能互补的形式建设能源系统,按时按需为园区提供绿色、安全的能源解决方案,实现资源集约。该综合能源管控系统由公司设计开发、具有完整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废旧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新突破。公司承包某公司生物新能源总承包项目,为公司在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领域首台套工程总包项目,是废弃橡胶直接制高品质油料的国内单套最大装置,也是全球最大化工领域实际应用案例。该项目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对废旧轮胎进行再生及综合利用,提高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降低碳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国内兰炭行业首台套超高温亚临界发电EPC项目新突破。公司签订某公司超高温亚临界兰炭尾气发电总包项目,该项目是国内兰炭行业首台套超高温亚临界发电EPC项目,对于兰炭尾气市场开拓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外委托运营业务新突破。公司签订国外某公司电厂委托运营项目,该项目是公司海外运营的新模式,也是海外运营300MW以上大型化、高参数电厂的新突破,是公司海外委托运营迈向高技术含量工业服务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精品工程屡获嘉奖。公司承包的某公司高效清洁煤制气替代二段煤气炉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荣获中国建筑业合作平台“全国工程建设优质项目金奖”;某空分项目获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安全文明工地”奖;某BPRT项目获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安全文明工地”奖;某LNG项目获中国投资协会零碳中国研究中心、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联合评定的“‘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技术解决方案”;某空分项目获河北省质量协会“用户满意工程”奖;某余热发电总承包项目获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绿色施工工程”奖和“安全文明工地”奖。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品智能化、过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实现了公司智能制造战略布局,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价值。

  产品智能化,为客户设备的智能化提供“高端大脑”。2022年,公司在数字化、智能化领域开拓深耕。持续强化在透平机组智能化、工业流程装置智能化、高低压电气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实施。公司高低压电气系统工程技术获新突破,同步电动/发电的能量转换输送技术在山西某BCRT机组项目成功实现,高速电机和高频调速系统技术在河南某27万吨硝酸四合一机组项目成功应用,由公司总成设计的特大型同步电动机/压缩机机组在某钢铁企业实现国产化替代。公司冶金领域机组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全面落地,自主研发的透平机组智能化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近百台套机组,成为透平机组在市场竞争中的智能化新亮点。公司自主开发真实气体离心压缩机优化控制技术,实现不同介质工况下的防喘振线无量纲拟合,同时开发多维度自动控制算法,实现压缩机先进防喘振控制技术自主化,并应用于某海上平台项目透平机组的智能化控制,标志着公司离心压缩机控制技术处于国际一流先进水平。公司为某钢铁公司提供的MPG100能量回收机组成功实现智能化控制,机组启机操作时长缩短91.67%;公司研发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压气站“一键启停站”技术使压气站一键启停操作时长减少90%以上。

  过程智能化,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扎实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快速响应内外部市场需求,2022年公司持续加强智能制造方面的投资、建设。在技术研发智能化领域,对标世界一流,通过数字化快速设计技术,核心零部件设计时间缩短98.65%、筒型压缩机和水平剖分压缩机设计时间缩短80%、产品报价时间缩短80%;在技术管理智能化领域,通过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打造行业主流超算中心,为新产品开发和可靠性保驾护航,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10%;在生产制造智能化领域,通过叶片车间MES系统项目、秦风气体智能远程集中运营项目、徐州气体氩馏分自动调节项目等智能化项目的建设和投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15%以上。

  服务智能化,为用户设备智慧运维和诊断提供增值服务。打造透平行业首家智能化服务型制造平台,全面覆盖现场安装调试到72小时运行及交付验收整个过程,已对1700余家用户、7426台套设备进行线余项目执行的高效管控。该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精准的“客户画像”,对用户检维修计划等关键信息收集率达到80%。通过数据的融合打通、智能挖掘,构建全流程“陕鼓工业服务大数据中心”,日处理各类市场、项目信息千余条,打造系统服务管理全景“驾驶舱”。同时,该平台有效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服务效率,平均缩短服务项目工期20%以上。通过服务大数据分析算法,快速匹配服务机会,提高市场信息转化率50%,为公司增收创效。

  在智能工业服务新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在秦风气体实现远程控制,在总部建设运营中心远程控制分布在全国十余家气体厂生产装置,降低现场操作人员技能要求。在能效优化领域,成功中标重点炼化企业催化裂化智能控制项目,该项目降低操作人员日常干预量50%,提升裂化行业生产过程稳定性10%以上,有效节约装置能耗1-3%。同时,公司联合中国联通等企业合作构建智联钢铁云,建设生产大数据平台,全力服务钢铁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践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宗旨。在文化理念方面,公司深入践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企业宗旨,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用户永远是对的”的市场价值观进一步深化,有效推进企业战略、文化落地。公司对内“以员工为中心”,推进“大安全大健康”体系和员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搭建全球紧急救助体系,形成“国际SOS+国内医企协议+本地三甲医院”三位一体的服务保障机制;上线天气预警系统,为员工提供重大气象灾害信息预警及应急避险服务;持续开展急救培训工作和“拥军优属”工作,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对外“以用户为中心”,搭建以成就客户为圆心的文化体系,深入挖掘客户难点、痛点,全心全意站在用户立场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公司深度挖掘先锋模范人物和团队故事,编撰奋斗者文化故事书籍,在发展中持续树立标杆模范人物,营造内部奋斗者文化氛围,夯实文化落地工作,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选聘方面,公司践行“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用人理念,以“战功”为导向,通过内部竞聘、“少将连长”机制,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坚持领导干部年轻化,提拔重用基层优秀的干部,选聘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到战略推进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岗位。

  在文化活动方面,开展“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能源强企”“大干一百天冲刺总目标”“感恩客户-共赢未来”“走进客户、走进战略合作伙伴”主题征文等文化主题活动,持续激发员工奋斗热情和行动力量,文化上、战略上、组织上巩固的“陕鼓模式化”团队正在加速形成。

  深化陕鼓品牌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持续聚焦外部推广,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关于陕西西安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的批复》中指出,打造2个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以陕鼓动力等企业为骨干,发展先进制造业;“陕鼓模式”多次被写入陕西省、西安市政府、西安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并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可和推广;《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纲要》、《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均提出要大力推广“陕鼓模式”;报告期内,西安市委市政府举行,西安市工信局主办首期“西安先进制造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推广‘陕鼓模式’企业家培训班”,在2022年5月6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推广‘陕鼓模式’,深化‘服务型制造’,助力产业强市建设启动大会”,并出台支持陕鼓高质量发展十七条措施;公司承办第二届“陕鼓杯”西北地区机械行业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该赛事为全国性赛事“红旗杯”赛制下唯一由地方企业冠名的地区大赛;全国机械行业班组长培训基地落户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

  聚焦外部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全球首发公司智慧绿色分布式能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参加“中国国际石化大会”“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欧亚国际工业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能源化工企业进口设备国产化研讨会”“第二届国防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发展大会”“国际工业设计展”,通过参加多项展会推进项目落地,挖掘市场信息,推广发展成效,展现公司实力,公司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行业知名度、认知度大幅提高,助力公司市场开拓。

  斩获多项荣誉,彰显品牌硬实力。报告期内,陕鼓动力位列“2022年中国机械500强”第102位,子公司秦风气体进入“2022年中国机械500强”榜单;陕鼓动力位列“2022新型实体企业100强”榜单第47位,为陕西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陕鼓动力荣获“2021年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陕西省企业品牌建设促进会“强势品牌企业”、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服务贸易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获得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安市工程研究中心绿色智能分布式能源”奖项;成功申报国家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数字领航”企业;陕鼓动力总装车间、渭南陕鼓气体分别荣获“2022年机械工业优秀车间”;公司被两家世界500强公司评为“优秀供应商”;陕鼓轴流压缩机被评为“陕西省强势品牌产品”,陕鼓高效离心烧结风机被评为“陕西省知名品牌产品”;陕西秦风气体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陕鼓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荣获“知名品牌企业”荣誉称号,徐州秦风气体获得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公司“红旗杯”第三届全国机械行业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参赛人数位居全国第一,成绩位居全国前列。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陕鼓动力董事长李宏安荣获首届“中国机电工业年度创新人物”、中机企协“2022年行业工作突出贡献奖”、“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陕鼓动力副董事长、总经理陈党民荣获第十一届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领航企业家”荣誉称号;陕鼓动力董事刘金平荣获“2021年度中国分布式综合能源杰出贡献人物奖”;陕鼓动力EKOL公司董事、总经理王慧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品牌人物”;秦风气体总经理朱远远荣获铜陵市“2021年度全市内保系统先进个人”;陕鼓动力外籍专家荣获“三秦友谊奖”;朱安安荣获“西安市五一劳动奖章”,赵晓京、苏红军荣获“2022年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车间主任”荣誉称号;廖莎获得“红旗杯”第三届全国机械行业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特等奖,尹春洁、孙明波获得一等奖。

  在碳中和、战略新兴产业、新基建等重点产业政策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指引下,流程工业、智慧城市、海外市场等公司重点市场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流程工业领域持续向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短流程炼钢、氢冶炼等低碳新工艺稳定发展;炼油向炼化一体化深入转变、化工产品高端精细化发展;传统高耗能存量项目向绿色用能替代、余热余压回收、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趋势发展。

  智慧城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各种智慧应用场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驱动工业园区冷、热、电、气等多能互补能源综合利用需求。同时,城市传统能源供应结合可再生能源、储能等,是未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

  海外市场在“一带一路”及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推动下加速发展。东南亚、印度等地区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需求迫切,增量市场潜力较大;印尼、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国内产能海外转移市场前景较好;欧洲部分地区冶金、硝酸工业基础雄厚,但生产工艺落后,设备普遍老旧,升级改造需求旺盛。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的逐步明确和相关措施进一步推进,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深入推进,全球正在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体系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化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转型发展。市场呼唤低碳或零碳的环境友好性能源,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动能系统和能源利用的方式,比传统能源具有更高效和更环保的优势,其分散、高效、独立、经济、环保等特征使其成为中国能源转型成功的关键标志之一,将在未来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速绿色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型,将带动节能与能效提升需求的上升,以及更多分布式能源细分场景的落地应用。

  流程工业领域,随着政策驱动下企业减排、增效需求强烈,在“十四五”期间分布式能源新增市场容量中工业企业(含产业园)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化工产业园将成为未来石化分布式能源市场的主要载体。一方面,退城入园政策催生了能源改造需求,另一方面,化工园区绿色化发展,强化了能源改造需求。炼油石化与煤化工相较于盐化工与天然气化工,增速较高且节能减排需求旺盛。煤化工场景分布式能源市场需求由节能减排政策要求驱动,同时,节能改造后节省指标可以交易变现,进一步提升企业节能改造动力,新建与存量产能需求同增。冶金行业进入存量改造时代,存量市场的更新需求占据市场的主要组成,其中尤其以能效提升的需求为主。钢铁吨钢能耗预计仍要在“十三五”基础上降低3%,传统节能手段潜力有限的背景下,需要从系统角度协调节能,探索能源原料结构和工艺流程结构的优化与变革。

  智慧城市领域,区域城市开发将成为分布式能源民用场景核心载体。“十四五”期间,中国城镇化率预计将快速提升,城市开发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以多区域中心城市引领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因此,配套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的整体开发将成为满足政府需求的核心机会点,区域型分布式能源将是市场业态的大势所趋。除区域整体开发外,楼宇型场景也因其较大的用能需求、稳定的冷热负荷以及迫切的能耗降低需求成为智慧城市领域不可忽略的场景。分布式能源开发需求在数据中心、交通枢纽、医院等具体场景都有体现。

  “一带一路”领域,我国钢铁产能向海外转移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背景下,菲律宾、印尼、越南等东盟地区国家冶金领域市场机会增加,公司核心装备持续取得出口业绩新突破;欧洲部分地区冶金、硝酸工业基础雄厚,但生产工艺落后,设备普遍老旧,升级改造需求旺盛。

  新兴能源领域,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国务院《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电力系统的保障方式,从行政、产业、土地、生态和金融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措施。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利好风、光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深入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着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空气储能市场前景较大。

  2、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中国和世界制造业及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制造,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强调,落实制造强国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碳,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赋能绿色发展相互促进、深层次地融合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高水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要紧紧围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环保装备的需求,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高端装备供给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模式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示范带动、平台保障、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公司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智能制造发展机遇,推广“绿色智造”和“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不断打造绿色智能制造的示范工程,积极为用户提供更绿色、更节能、更环保的分布式、智能化和综合型能源系统解决方案。

  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通胀加剧,大国关系不断升级,全球政治经济环境阶段不确定性加大。在这一形势下,公司持续聚焦深化转型,不断提升转型竞争能力,抢抓市场发展新机遇,加速占领分布式能源转型竞争新高地。公司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传统流程市场、智慧城市及海外市场,有效减弱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已经构建起了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骨干队伍,成为公司健康良性发展的保障。但随着公司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战略转型的日渐深入以及行业边界的不断延伸,新兴业务的不断拓展,人才结构仍存在改善空间,整体人才体系规划待进一步明晰。同时,对国际化、技术、专业等核心人才队伍与后备梯队建设,仍将是公司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1、营业收入指标:2022年超额完成营业收入年度预算指标,创历史新高。公司正处于软硬实力历史最好时期,在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为用户更好的提供“1+7”的系统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基础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精准履约机制,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打造“精品工程”,屡创工程佳绩,运营业务创业绩之最,战略转型成效明显。

  2、净利润指标:2022年超额完成净利润年度预算指标,创历史新高。主要原因:一、公司不断地精细化和精准履约;二、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深入开展降本增效,挖潜增效效果明显。

  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指标: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指标,主要原因是公司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强化精准履约,持续强化降本增效,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特别提示:上述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受经济发展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公司传统产品所处市场中存在下游需求规模增长放缓、产能过剩和新增重大装备投资增速放缓等情况,进而对公司传统业务的收入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品牌推广建设,利用公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获取分布式能源市场机会,积极布局全球分布式能源市场。

  本公司与多家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采用多种模式开展产品销售金融合作,同时公司成立全资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开展直接租赁等业务。通过开展金融合作,有利于公司开拓市场并加快货款的回收,但也可能给公司带来由于客户违约而承担回购责任的风险。

cache
Processed in 0.00483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