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南体育 > 行业新闻
中国风电独立史:夹缝中初生混乱中崛起
时间 : 2024-02-14 07:10:42 作者: 行业新闻

  最初的一个,是安徒生童话《天国花园》里,故事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叙述,描绘世界各地的独特景物。其中那位去往神秘东方风之子--东风,讲述了他在古老中国那里,绕着美丽的瓷塔跳舞,把所有的塔铃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眼角的余光注意到不远处,一群官员惨遭笞刑,却仍在高呼“谢主隆恩”。

  这大概是丹麦对于中国最早的认知,风景旖旎,却也对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感到荒诞与不解。

  70年代,最先实行风电税收优惠政策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度吸引了全球90%的风电投资。但随着该项法案于1985年底到期,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丹麦风电巨头维斯塔斯,很快陷入破产危机。

  彼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百业待兴的蓬勃发展时期,包括发展风电的想法,也被提上了日程。

  发展风电,除了战略上的考虑,还在于中国这方面的资源禀赋。中国虽然富煤贫油,风能资源却很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有10亿千瓦,潜力之大,相当于新建45座三峡水电站,早在80年代就被寄予厚望。但彼时,国内有关技术一片空白,想要让中国风电梦想点燃,需要外部力量推动。

  按照当年的话说,那就是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1986年,3台来自维斯塔斯的V15-55/11kW型风电机组,落户山东荣成马兰风电场。

  1989年,风力资源丰富的新疆,在达坂城建立亚洲最大的风电场。为了更好培植中国的风电应用市场,维斯塔斯经过积极运作达坂城风电申请到了丹麦政府的320万美元全额赠款。靠着这320万美元,新疆风能研究所进口了14台风电机组。

  1999年,中国第一台国产风机S600,才正式通过国家鉴定验收,旅程到达了第一个终点。

  这是中国企业在风电行业的起步之年,是中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的一个信号,不过并没有引起外资大佬们的重视。

  彼时,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仍在75%以上,还是石油出口国。这个当时亚洲最大的风电场,不像是能源革命的玩家,更像是边陲之地的一个扶贫项目或试验基地。

  2004年,全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高达6027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法》应运而生,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迎来历史性机遇。

  2005年,维斯塔斯手握中国市场38%的份额,加上伊拉克战争刚刚过去,第三次石油危机推动可再生能源快步走上历史舞台,一场能源变革席卷全球,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当年7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出台新政,要求全国各地的风电场设备国产率一定要达到70%以上,否则不允许建设。

  效果很明显,在政策扶持下,慢慢的变多的本土资本开始涌入这个新领域,中国本土的风电企业虽然仍苦于技术设备落后,但迎来了最关键的茁壮成长期。

  而作为全球风电霸主的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就很快急速跳崖,并在随后多年里不断丢掉阵地。

  2007年,外、内资企业新增风电装机份额分别为42.5%、55.9%,这是自中国有风电企业市场占比首次超过外资。仅这一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就超过过去20年之和。

  但此时的维斯塔斯依旧自信,面对中国打出的政策壁垒,死守此前在国际市场的经验,面对本土企业互相打折的势头,坚持自己技术高、质量好的骄傲姿态,拒绝和这群土包子打价格战。

  那年月,正值我们国家资本市场激荡发展之时,为了争夺市场,很快就有不甘寂寞者出来挑战。

  当时,国内市场主流的是750KW机型。原因没别的,只是因为掌握先进的技术的维斯塔斯等外资不愿在中国大力推广高端技术。

  为了打破技术壁垒,手握大把现金的韩俊良,直接跳过KW级别机组,毅然从德国弗朗科公司引进了1.5MW机组生产技术,把中国风电市场拖入大风机时代。

  早先,维斯塔斯在中国力推850KW小机组,本质上其实在销售欧洲市场淘汰的产品,是一种低估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行为。

  关键时间点是2011年,维斯塔斯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跌至第五,并出现了2005年后的首次亏损。

  2012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恶化,面临20亿欧元的巨额债务。千瓦级风机也在呼和浩特工厂停产,维斯塔斯不得不裁撤4000人收缩战线。那段时期,有关明阳风电等新起之秀可能收购维斯塔斯的传闻,四处疯传。

  自此之后,中国市场规则的定义权重新再回到本土企业手中,不断蚕食着外来者的市场占有率。如维斯塔斯这等国际巨头,虽手握成熟的技术和过硬的产品质量,也只能在惨烈的价格战中被打得溃不成军,亏损形势持续恶化。

  巧合的是,当维斯塔斯深陷泥潭之际,挑战者华锐风电也迎来了危机。2013年,英格与韩俊良这两位拥有巨大野心的枭雄,同时被市场抛弃。

  2008年6月,在甘肃酒泉380万千瓦风机项目中,本着宁愿自己亏也不让对手赚的原则,华锐风电大肆压价拿下180万千瓦的订单,一旁的金风科技则只拿到81万千瓦的小头。

  大胆的性格,再加上“上海滩证券三猛人”之二的尉文渊、阚治东等资本大佬支持,塑造了华锐风电的经营思路:

  当年,有关部门曾多次提出,要打造中国的维斯塔斯。现在来看,指的可能就是华锐风电。

  而在华锐发起的几场价格战下,1.5兆瓦风机的单价从2008年的高点6500元/千瓦,迅速降至2010年的4600元,不少入局的玩家已然浮现亏损。

  它告诉所有人,过分迷恋速度与规模,不惜牺牲质量以换取市场的打法注定失败。

  到2021年,随着歌美飒宣布退出中国陆上风电市场,中国风电自主化正式宣告胜利,以及西方巨头的败退。

  无论如何,我国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毕竟大多分布在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但用电大户却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同时,陆上风电因为平价时代的到来,利润很低。而且技术已极为成熟,技术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新时代下的中国风电,开始从三北向东南迁移。2017年,东南地区的风电新增装机首次超过传统的三北地区,实现历史性跨越。

  而且据估计,中国海上风电资源潜力超过3500GW。这是多少能源,多大的市场?上面已经计算过,可以类推。

  虽然与光伏产业相比,风电总被不少投资者看成是传统制造业,始终给人一种平庸的印象。原因主要在于,古早时候的风电成本太高。

  而纵观全球市场,陆上风电不仅成本低于光伏发电,甚至比水电成本还要低,已经是最成熟的新能源发电方式,海上风电则还在路上。

  眼下,模式分布式化、技术半直驱化、产品大型化,是风电行业的发展的三大趋势。

  我国风电产业在短短三十多年中,从无到有、从混乱到守序、从大到强的崛起之路。

  中国已经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2030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2060年,中国将实现碳中和。

cache
Processed in 0.003692 Second.